冬天经常迎风流泪?可能是这些眼科疾病的症状,如何防治迎风流泪?

冬天风大又冷

有些上了年纪的人一吹风容易流泪

这其实有可能是眼科疾病的预兆

快来检查一下你是否有以下的症状

迎风流泪有可能是干眼症

 

其实,迎风流泪是冬季的常见现象。尤其是冬季气候干燥,当眼睛受到冷空气的刺激,泪腺分泌功能就会增强,这些多分泌出来的泪液黏附在眼球的表面,起到补水、保湿、滋润的作用。但由于此时泪道却不能及时排出泪液,就会产生迎风流泪的现象。虽然冬季发作的大部分迎风流泪都是出于眼睛的自我保护机制,但如果还伴有下列这些症状,那就要小心干眼症啦!眼睛干涩;眼睛发红、发痒,有针扎感或灼烧感;常觉得眼皮很重或是眼睛里有异物感;对光敏感,光线一强就觉得眼睛不舒服、睁不开;眼睛易疲劳,视物模糊,学习工作难以集中精力;严重者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如头痛、烦躁、疲劳等。

当代环境下,随着大家的电子设备使用时间越来越长,干眼症患者越来越多。

根据《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目前干眼症在我国的发病率高达21%~30%。而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也曾做过一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岁以上的人群中,几乎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干眼症。虽然它听起来并不是一个“大病”,但事实上,长期的眼干涩、眼部有异物感、迎风流泪等问题,可能会使患者的心情变得焦虑和抑郁,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自杀倾向!

 

一个动作测眼干

1、自然状态下睁、闭双眼数次,让眼睛得到短暂休息;

2、然后使用手机的秒表,眼睛盯着屏幕,开始计时;

3、自然眨眼后(无需特意推迟闭眼时间),查看秒表停留的数字是几。如果睁眼持续的时间在10秒以下,很有可能患上了干眼症。

 

如何缓解干眼症

1、注意用眼卫生
如果是因为用眼太多而引起的干眼症,那可以通过“20-20-20”的用眼原则来缓解症状,即:每看20分钟电子屏幕,就向20英尺(约6米)远的地方看20秒。
此外,还可以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多眨眼,或使用空气加湿器。

2、穴位按摩

用手按摩眼周穴位,有利于调节局部气血,疏通眼部周围的经络,缓解眼部疲劳和干眼的问题。
方法:用双手拇指依次按压睛明穴、太阳穴,然后用弯屈的食指第二节内侧面轻刮眼眶,每日2~3次。

一般来说,按压睛明穴、太阳穴时每个穴位按揉1分钟左右即可;轮刮上下眼眶每次刮60下左右。

此外,大家还可以多做闭目瞪眼,即用力的闭眼睛,再用力的睁开眼睛。这样可以刺激眼周众多眼肌和穴位,对眼部的循环起到改善作用。

3、熏眼

中药熏眼也有助于促进泪液分泌,缓解眼干症状。
将菊花、金银花、枸杞、百合、薄荷等具有清热解毒、明目养阴作用的中药放到杯中,倒入热水,低头闭眼,对准杯口上方,熏蒸十分钟左右即可。
水放温后,还可当茶饮用。病情较轻者,每天熏三四次,严重者熏六次左右即可。持续一段时间后,就会见效。

4、代茶饮

中医认为干眼症与素体阴血亏虚,津液亏乏,泪液生化之源不足有关。
调治时需以滋阴润燥为准则,大家可尝试下列茶饮方。
组成:杏仁9克,桃仁6克,百合9克,麦冬9克,干地黄12克,麻仁9克,阿胶9克,生甘草6克,白芍9克,枇杷叶6克,玉竹6克,石斛9克,党参6克,枸杞子12克。水煎好后代茶饮。每日1剂,连用23周。

5、使用人工泪液

人工泪液是一种仿照真实泪液成分合成的眼药水,它可以作为泪液的替代和补充,达到润滑的效果。
而且人工泪液价钱便宜、伤害小,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
大家在选购人工泪液时,首先要是正规厂家生产的,优先选择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
对于添加了防腐剂的产品,健康眼睛偶尔使用是没有问题的,但长期使用以及对于已经出现干眼症的人来说,防腐剂会加重眼干的症状。

还有别的情况导致迎风流泪

有两种情况应该引起注意,一种情况是由于慢性炎症、外伤、息肉等引起的泪点或泪小管以及分泌物阻塞泪管,造成泪道不完全性阻塞,排泪功能降低;另一种情况是泪道某一部位的完全性阻塞,如外伤、物理、化学因素,及泪道附近组织的炎症,如慢性鼻炎、慢性泪囊炎、先天畸形及泪囊肿瘤等。

这些患者不但会出现迎风流泪,而且在室内也会流泪不止,称为“溢泪”。如果阻塞部位在泪囊或鼻泪管处,并有化脓性细菌感染时可出现“溢脓”。如果是这两种情况引起的迎风流泪,特别是已出现“溢脓”症状时,就需要到医院检查治疗。

若能明确病因,要及早治疗。

 

如何防治迎风流泪

第一、要尽量减少用眼时间,用眼每半小时就要休息放松一会儿。平时用眼时也要适时的眨眼,保证眼表的湿润光滑。

第二、在外出时尽量佩戴墨镜或护目镜,一方面可以避免冷风对眼睛的直接刺激,另一方面能减少强光及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

第三、多注意用眼卫生,不要用手揉眼睛。毛巾、脸盆不要混用,以防感染。平时可用毛巾热敷眼睛。

第四、养成规律生活作息,不熬夜,每天应确保至少7小时睡眠,健康饮食,多补充维生素和蔬菜水果。

第五、若迎风流泪症状严重,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眼科就诊,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可行冲洗泪道、睑板腺按摩、药物或手术等对症治疗。  

 

来源:健康北京、科普中国、养生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