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人: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 时间:2019-07-18
第一部分 单位概况
一、单位主要职能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暨南通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盐城市第一红十字医院,创建于1948年,经过近七十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急救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医院共设三个院区:北区(毓龙西路166号)、南区(人民南路66号)、五官科院区(南城河路12号);医院现有总占地面积20.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8.75亿元;目前实际开放床位2917张,职工近3111人。
医院临床医技科室齐全,重点科室技术特色显著。拥有呼吸内科、骨科、普通外科、心血管内科、医学检验科、肿瘤科、医学影像科、神经内科、产科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9个;有市级临床重点专科25个、市级临床重点学科18个,市医学创新团队29个;院内设有全市急救中心、临床检验中心、医学特检中心、脑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中心、胸痛中心;医院已建立院士工作站1个,全国知名专家工作室10个。建立了国家住院医师规培基地,每年招收规培医师150人;组建了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共13个专业。
医院有南通大学、徐州医科大学硕士培养点18个,博士培养点1个;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34名,副教授11名,兼职教授、副教授176名;医院现有医学博士52名,医学硕士492名;委培博士44名、硕士28名;高级职称473人;被确认为省“333”工程人才12名、省“科教强卫”工程人才8名、市“515”人才11名。
医院拥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3495台件,医疗设备总额7.32亿元,先进的大型设备有进口PET—CT 1台、核磁共振4台、高档螺旋CT6台、高能直线加速器3台、SPE CT 2台,有集成度较高的覆盖全院的信息系统。
医院加强对外协作,与国内外多家知名医院、学科和医学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二、2018年度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强化党建引领,党风廉政行风建设有力加强。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党建工作得到重视和加强。认真开展市委巡察问题整改,细化梳理存在主要问题59条,落实“主动认领、全面整改、重点整改、立行立改”要求,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成效。深入开展行风专项整治行动,省纪委对省卫健委专责监督意见得到落实。组织开展“5·10”警示教育等活动,认真实施自查自纠,行业作风建设得到加强。院务公开工作不断深化,“三重一大”项目公开透明。严把药品耗材的采购关、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的管理关、从业人员的廉洁教育关,制度得到完善,逐步构建行风建设长效机制。全年收到锦旗、感谢信等568件,有记载的表扬达2320人次,累计退红包105万元,涌现“服务明星”、“医德之星”等一批先进典型。患者满意度、职工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第三方调查患者综合满意度为96.12%。
(二)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医院公益性得到发挥。
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积极实施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成本管控机制,严格执行医保政策,出院患者均次费用为14370.12元,比全省同级医院平均低645元;门诊均次费用为370.97元,增长幅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开展分散型日间手术管理,完成日间手术1369例。实施临床路径13530例,入组率为82.18%,完成率达88.43%。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全年参加志愿者服务达352人次,服务时间6992人次·小时。积极实施医疗救助,救治“三无”病人28人次,减免医疗费用56万元;援助圭亚那医疗队工作出色,医疗队员精湛技术和敬业精神,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展现了良好的国际形象;大力开展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工作,援助陕西合阳县医院、铜川市医院、新疆察布查尔县医院工作得到加强;派出18名医师到县级医院、社区医院对口帮扶;认真开展扶贫工作,结对帮扶106户,进村入户421人次,落实扶贫资金32.88万元;组织专家义诊、讲学系列活动16场次;圆满完成高考、中考、重大会议等重大活动医疗保障工作13次,派出医护人员245人次,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有所提升。
(三)强化多院区协调发展,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多院区一体化管理稳步推进,院区管理运行平台有效建立。积极探索提升多院区管理效能的方法路径,强化多院区背景下的医院内涵建设。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意见,开展南区一期工程利用和二期工程的推进工作,实施医疗资源优化整合,推动主体重心南移,促进多院区协调发展。南区医疗质量、服务能力和效率效益逐步增强。全年南区诊治门急诊病人17.94万人次,出院3.18万人次,手术13334例;实现医疗收入4.9亿元,增长33.66%。在行政办公主体南迁的基础上,制定了南区新增病区计划,南区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紫薇花园综合门诊部建成开放。北区设立患者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模式,大大方便了病人。
(四)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医院安全得到保障。
健全目标管理体系,签订目标责任书,强化职能科室和科主任的管理责任。认真落实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从医疗质量安全、消防治安安全、后勤保障安全三方面入手,强化问题督查整改,医院安全管理得到加强。强化医疗技术管理,严格执行项目、人员、设备准入规定,分级管理和监督评价工作得到落实。建立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完善并实施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新技术的安全、质量、疗效和伦理审查等管理与评价制度建立。全面推行优质护理,患者安全得到落实。规范不良事件报告,全年上报不良事件1517例,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进。开展轮岗交流和培训工作,组织质量安全培训12场次,参培人员达2500人次,质量、安全、服务的同质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住院患者多学科诊疗67人次,组织院级重大疑难手术术前沟通440人次。组织医疗纠纷分析会4次,落实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加强院感重点监测,重视手卫生宣传培训,院感率处于较低水平。传染病防治依法实施,慢病监测报告管理规范。加强以消防为重点的安全管理,重抓用电安全,完善巡查、自查、督查制度性安排,查找薄弱环节,认真落实整改,医院生产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成效。
完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政策,创造人才成长良好氛围。积极实施医院《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人才培养发展的激励保障措施有效落实,全年引进博士、硕士42名;委培博士51人、硕士52人;现有博士63名、硕士521名,目前硕士以上人员在临床医师中的比重达到65%。入选省双创博士3人,新增省“333”人才培养对象4人。积极实施柔性引才措施,通过聘请专家和成立名医工作室,吸引国内领军人才来院工作。积极实施“接轨上海”战略,成立了李兆申工作室,加强对现有的10个名医工作室和院士工作站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专家来院指导工作200余人次,查房、会诊、手术1000余例,对医院人才培养、技术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六)全面实施重点专科创建,专科建设取得突破。
专科建设工作有力推进,临床重点专科创建工作全面展开,鼓励政策有效落实。以省级重点专科评审细则为标准,组织多次院内评审,梳理各科室存在不足和问题,加强整改提高,专科水平得到普遍提升。好中选优,申报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1 个,进入现场评审6个,获批省级重点专科5个。经中国医师协会批准,我院成为基本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基地。加强解决本区域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能力建设,积极开展三甲医院重点专科技术项目,全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59项。重视三类技术的开发,三、四级手术的比重达58.76%。强化“五大中心”建设,提升心、脑血管疾病、重度创伤、孕产妇、新生儿危急重症的救治技术和水平,胸痛中心、创伤中心被批准为市级区域医疗中心。
(七)完善创新激励机制,科研教学工作得到加强。
扎实推进教学工作,重抓教学水平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成效,现有医学院校教授、副教授11名,博导、硕导33名。临床医学教育得到加强,较好完成医学院校临床课教学任务,在院本科生47名、硕士生35名,培养的硕士按期毕业;持续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完成了国家级规培基地评估验收工作,在院培训的住院医师达490名;主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1个,省、市继续教育项目33个,举办继续教育讲座、大型学术讲座200场;科研工作有序开展,鼓励科研创新;组织召开市重点人才、青年人才建设培训会;积极组织申报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省市科技进步奖项及新技术引进奖、市创新团队等项目,推动医院科研工作提档升级。取得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省卫健委科研项目1项、省“333”工程项目2项、省双创博士计划项目3项、市医学科研项目25项;获得淮海科学技术奖2项、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14项;全年发表论文353篇,其中SCI61篇。
(八)加强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患者就医体验得到改善。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大力改善院内环境,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整治医疗区域秩序,患者就医体验进一步改善。适应多院区运行的需求,实施后勤一体化管理,调整优化院区间的服务流程,提升了工作效率和保障能力。积极推进南区二期工程建设,完成项目建议书,南区二期工程列入市“两重一实”项目。完善南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南区地下停车场装修工程。皮肤病医院改造工程进展顺利,达到预期要求。重视节能工作,积极实施智能节能项目,全年节电节能约200万元,获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称号。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完善部分软件功能,信息系统平稳运行。以满足多院区发展需求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重点,实施医疗设备引进计划,全年购置设备6223万元,其中百万元以上设备11台件。切实做好医疗设备的自主维修保养工作,大型设备完好率和开机率达到95%以上,全年节省维保费用600多万元,有效保障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二部分 2018年度部门决算表
具体公开表样附后2018公开决算.xls
第三部分 2018年度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2018年度收入、支出总计441934.61万元,与上年相比收、支总计各增加26211.35、20408.07万元,增长11.79%。主要原因是医院业务收入、业务支出等较上年大幅增长。其中:
(一)收入总计222031.98万元。包括:
1.财政拨款收入7483.53万元,为当年从市级财政取得的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与上年相比增加1611.27万元,增长27.44%。主要原因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增加,财政拨款随着增加。
2.事业收入212094.42万元,与上年相比增加24968.47万元,增长13.34%。主要原因是原城南医院并入我院后门诊、住院病人大幅增加,新技术新项目开展提高收入所致。
3.其他收入2454.04万元,为单位取得的除上述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与上年相比减少368.38万元。主要原因是进修、培训、捐赠等收入减少。
4.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2586.44万元,为医院用事业基金弥补前年收支差额的数额。主要原因是原城南医院2017年并入我院时,带入未弥补的亏损4812.94万元,当年各项支出增加的幅度远远大与收入的增幅,且财政取消了一些原城南医院的财政拨款,以及公立医院改革取消药品加成后,财政补偿不到位等因素导致医院当年出现亏损1800.21万元,所以今年使用收支余2226.50万元和以前年度积累的事业基金2586.44万元弥补前年城南医院带入的亏损。
5.年初结转和结余486.46万元,主要为原城南医院上年结转本年使用的建设和设备购置等资金。
(二)支出总计219902.63万元。包括:
1.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类)支出214077.43万元,主要用于人员经费、卫生材料、药品费用等支出。与上年相比增加20710.26万元,增长10.71%。主要原因是人员经费、卫生材料、药品费用等大幅增加。
2.财政项目补助支出5825.20万元,主要用于原城南医院4亿贷款财政贴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支出等,与上年相比减少302.20万元,增长-4.93%,希望财政增加拨款力度,支持医疗事业发展。
3.结余分配2226.50万元,与上年相比增加4026.71万元,增长223.68%,主要原因是原城南医院2017年并入我院后,各项支出增加的幅度远远大与收入的增幅,且财政取消了一些原城南医院的财政拨款,导致当年亏损1800.21万元,今年业务收入有所增长,实现扭亏为盈。
4.年末结转和结余389.31万元,为单位结转下年的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和经营结余。主要为城南医院以前年度预算安排的建设经费等项目按原合同实施,需要延迟到以后年度按有关规定使用的资金。
二、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本年收入合计222031.98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7483.53万元,占3.37%;事业收入214548.45万元,占96.63%;其他收入2454.04万元,占1.11%。(可用饼图显示本年收入结构图)
图1:收入决算图
三、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本年支出合计219902.6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14077.43万元,占97.35%;项目支出5825.20万元,占2.65%;。(可用饼图显示本年支出结构图)
图2:支出决算图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18年度财政拨款收、支总决算为7483.53、7580.68万元。与上年相比,财政拨款收、支总计各增加1611.27、-165.00万元,收入增长21.53%,主要原因是住院医师规培增加拨款1000万元、紫薇门诊新增770万元。支出增长-2.13%,与去年相差无几。
五、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反映的是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的总体情况,既包括使用本年从本级财政取得的拨款发生的支出,也包括使用上年度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发生的支出。2018年财政拨款支出7580.68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3.45%,与上年相比,财政拨款支出增加-165.00万元,增长-2.13%。
2018年度财政拨款支出年初预算为7580.68万元,支出决算为7580.6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 %。其中:
(一)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类)
1.公立医院(款)综合医院(项)。年初预算为1860.63万元,支出决算为1860.6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
2.公共卫生(款)其他公共卫生支出(项)。年初预算为133.67万元,支出决算为133.6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
3.中医药(款)中医(民族医)药专项(项)。年初预算为1.00万元,支出决算为1.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
4.其他公立医院支出(款)其他公立医院支出(项)。年初预算为3466.58万元,支出决算为3466.5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
5.其他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款)其他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项)。年初预算为2001.20万元,支出决算为2001.2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
(二)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类)
1.人力资源事务(款)其他人力资源事务(项)。年初预算为36.60万元,支出决算为36.6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
(三)科学技术支出(类)
1.其他科学技术支出(款)其他科学技术支出(项)。年初预算为45.00万元,支出决算为45.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
2.其他科学技术支出(款)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项)。年初预算为16.00万元,支出决算为16.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
(四)节能环保支出(类)
1.其他节能环保支出(款)其他节能环保支出(项)。年初预算为20.00万元,支出决算为20.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
六、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8年度财政拨款基本支出1755.48万元,其中:
(一)人员经费1160.48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伙食补助费、绩效工资、其他工资福利支出、离休费、退休费、抚恤金、生活补助、医疗费、奖励金、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二)公共卫生经费595万元。主要包括:公立医院改革药品零差率财政补助。
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反映的是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的总体情况,既包括使用本年从本级财政取得的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发生的支出,也包括使用上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发生的支出。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7580.68万元,与上年相比增加-165.00万元,增长-2.13%。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年初预算为7580.68万元,支出决算为7580.6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
八、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1755.48万元,其中:
(一)人员经费1160.48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伙食补助费、绩效工资、其他工资福利支出、离休费、退休费、抚恤金、生活补助、医疗费、奖励金、住房公积金、提租补贴、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二)公共卫生经费595万元。主要包括:公立医院改革药品零差率财政补助。
九、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支出情况说明
2018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拨款安排的培训费决算支出2359万元,完成预算的100%,2018年度全年组织培训48次,组织培训10800人次,主要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十、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本部门共有车辆6辆,其中,一般公务用车6辆;单位价值10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147台(套)。
第三部分 名词解释
一、财政拨款收入:指单位本年度从市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拨款。
二、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事业单位收到的财政专户实际核拨的教育收费等资金在此反映。
三、其他收入:指单位取得的除上述“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以外的各项收入。
四、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指反映政府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管理方面的支出。
五、科学技术支出:指反映科学技术方面的支出。
六、结余分配:指事业单位按规定对非财政补助结余资金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事业基金和缴纳的所得税,以及减少单位按规定应缴回的基本建设竣工项目结余资金。
七、年末结转和结余资金:指本年度或以前年度预算安排、因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无法按原计划实施,需要延迟到以后年度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八、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九、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的行政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